文玩者 文玩知识 肛塞、阴塞、口含用的东西,你都见过吗?尺度有点大!

肛塞、阴塞、口含用的东西,你都见过吗?尺度有点大!

顶部广告

玉,向来备受我们国人喜爱,好玉能锦上添花,但不是什么玉都能佩戴、把玩。 就好比,我之前看过一些考古、鉴定古玩类…

玉,向来备受我们国人喜爱,好玉能锦上添花,但不是什么玉都能佩戴、把玩。

就好比,我之前看过一些考古、鉴定古玩类的影视剧,一些“业内人士”鉴别古玉,直接放嘴里,咬一下,就知道真假。0 (3)

先不说这玉器真假问题,你知道这玉器的来历、是干什么用的嘛?就往嘴里放,万一是塞屁股、塞生殖器的,你不嫌脏?

例如下面这几个玉器,真的切勿放嘴,把玩也算了吧~~

一、肛塞

玉塞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,在汉代用塞随葬的现象极为流行,比如鼻塞、耳塞、阴塞,而肛塞顾名思义塞屁眼的。
这是出土于刘贺处的肛塞▼0 (1)0 (7)

之前有个叫《华豫之门》的鉴宝节目,有位藏宝人,就带着家传之宝“大筷子”来鉴定,由于当筷子太短就当牙签剔牙,万万没想到结局这玩意竟然是“肛塞”,难怪他说剔牙的时候,有股味道,看到这里的时候,我笑出了猪叫声…..幸运的是,这肛塞值6万块,这真的是不幸中的万幸。

剔牙的肛塞▼0

二、玉琀蝉

古人死后会在死人嘴里放东西,一般有含壁、含珠、含瑁、含米、含贝等,有些身份显贵的会含玉,而含玉多为蝉形,也就是我们俗称的“玉琀蝉”,玉琀蝉比其他口含更多一层含义,蝉有脱壳重生、生生不息之意,所以死后将其放入口中希望自己获得重生。

刘贺口中的出土玉含物▼0 (2)0 (6)

当然啦,也不是所有玉蝉都是随葬品的概念,玉蝉有三种类型:一种为佩蝉,佩带身上装饰和避邪;一种为冠蝉,缀于帽子上作饰物,最后一种就是放逝者口中的琀蝉。
而分辨玉蝉也简单,佩蝉的头部有对钻成“∨”形象的鼻孔。冠蝉则腹部两侧打成通孔,而玉琀蝉则蝉体无孔。这样是不是很容易区分呢,如今玉蝉作为配饰无论是造型还是吉祥的寓意都备受国人喜爱。
汉代 黄玉琀 故宫博物院藏▼0

三、九窍塞

九窍塞是以上葬玉的集大成,“九窍塞”顾名思义是塞在死者身上九窍的玉器:眼、耳、鼻、口、肛、阴九窍等地方,它代表一种用玉的最高等级。0 (5)

不过目前被发现的九窍塞数量稀少,完整的一套九窍塞则出现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夫妇墓中。刘胜的九窍塞包括眼盖、耳塞、鼻塞各两件,口 塞、肛门塞、生殖器罩盒各一件,共九件。0 (4)

封住九窍,是因为古人受道教影响;他们认为:“金玉在九窍,则死人为之不朽”。只要堵住人的九窍就可防止人体内精气外逸,从而使尸体不朽。

甚至还有传说人死后用“九窍塞”塞住,可以羽化成仙。不管靠不靠谱,信就完了,因此不管是帝王将相或者是普通富商无不效仿。0 (2)

相信一定有很多人好奇,为什么古人死后这样做呢?

那就不得不提,我们的随葬文化了,尤其在“事死如生”的汉代,人死后不能两手空空。有条件的大户人家,皇宫贵族人士会用玉石打磨一些玉器或者把珍宝随死者葬于土中,如玉衣、玉握、玉九窍塞、玉琀等葬玉。渐渐的总结出一套丧葬用玉制度。
猪形玉握▼0 (8)

例如当时王侯将相、富商无一不效仿的玉制葬服(金缕玉衣、银缕玉衣和铜缕玉衣)。能用上玉制葬服的,都是权贵的身份象征,后来玉衣制度被废除后,所有的随葬玉器,一般都是主人生前喜爱之物。0 (9)

除了随葬文化外,玉塞遮体还有最现实的原因:

防止尸体腐化,这始于我们的祖先认为玉能防止尸体腐化。
1、由于人死后,空气中会有一些气体进入人体,空气中的这些气体含有大量微生物,而微生物容易加剧导致尸体腐烂,而用玉塞堵住九窍,能有效的防止微生物进入体内,也能够有效的缓解尸体的腐烂。0 (10)

2、古代人入葬时,会用水银朱砂浸泡尸体,来防止尸体腐化,而玉石的作用就是阻挡水银进入体内,因为水银遇到玉石会凝结,就能有效的防止水银以及空气进入体内。0 (11)

3、如果说前面两点,玉塞是防止东西流入体内,那么最后一点就是液体避免流出体内,人完全死亡后,人体会产生大量的液体,然后排出,身体也会逐渐的腐烂,因此用玉塞堵住九窍能有效防止液体流出,也能缓解尸体腐烂程度。0 (12)

也正是因为这些措施,所以考古挖掘的时候,才能见到保持非常完整的尸体,不过开棺后由于氧化原因,尸体也会快速腐烂,即使如今有些还在实行土葬的地方,也会用松香等东西来封上棺材的裂缝,道理是一样的,防止空气进入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文玩者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wenwanzhe.com/25414.html

作者: wwz525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00-17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